原文地址:烟气脱硝行业标准(送审稿)请大家提意见(2)(原创)笔者:老孙5脱硝装置辅助系统5.1电气系统5.1.1供电系统5.1.1.1脱硝装置低压厂用电电压等级应与厂内主体工程相符。5.1.1.2脱硝装置厂用电系统中性点接地体式格局应与厂内主体工程相符。5.1.1.3脱硝工作电源的引接:脱硝低压工作电源应单设脱硝低压工作变压器供电。5.1.1.4每台锅炉宜设一段脱硝低压母线。5.1.1.5除满足上述要求外,其余均应符合DL/T5153中的有关划定。5.1.2直流系统5.1.2.1新建锅炉同期建设烟气脱硝装置时,脱硝装置直流负荷宜由机组直流系统供电。当脱硝装置布置离主厂房较远时,也可设置脱硝直流系统。5.1.2.2脱硝装置为预留时,机组直流系统不考虑脱硝负荷。5.1.2.3已建锅炉加装烟气脱硝装置时,宜装设脱硝直流系统向脱硝装置直流负荷供电。5.1.2.4直流系统的设置应符合DL/T 5120的划定。5.1.3交流保安电源和交流不停电电源(UPS)5.1.3.1 200MW及以上机组配套的脱硝装置宜设独自的交流保安母线段。当主厂房交流保安电源的容量足够时,脱硝交流保安母线段宜由主厂房交流保安电源供电,否则可由独自设置的能迅速开始工作的柴油发电机供电。其他要求应符合DL/T 5153中的有关划定。5.1.3.2新建锅炉同期建设烟气脱硝装置时,脱硝装置交流不停电负荷宜由机组UPS系统供电。当脱硝装置布置离主厂房较远时,也可独自设置UPS。5.1.3.3脱硝装置为预留时,机组UPS系统不考虑向脱硝负荷供电。5.1.3.4已建锅炉加装烟气脱硝装置时,宜独自设置UPS向脱硝装置不停电负荷供电。5.1.3.5 UPS宜采用静态逆变装置。其它要求应符合DL/T5136中的有关划定。5.1.4二次线5.1.4.1脱硝电气系统宜在脱硝控制室控制,并纳入分散控制系统。5.1.4.2脱硝电气系统控制程度应与工艺专业协调相符,宜纳入分散控制系统控制,也可采用强电控制。5.1.4.3其它二次线要求应符合DL/T 5136和DL/T5153的划定。5.2热工自动化系统5.2.1热工自动化程度5.2.1.1脱硝装置应采用集中监控,使成为事实脱硝装置开始工作,正常运行工况的监督和调整,停机和事故处理。5.2.1.2脱硝装置宜采用分散控制系统(DCS),其功能包括数据采集和处理(DAS)、模拟量控制(MCS)、顺序控制(SCS)及联锁掩护、脱硝厂用电源系统监控等。5.2.1.3脱硝装置在启、停、运行及事故处理环境下均应不影响机组正常运行。5.2.2控制室控制室的设置,一般宜两台炉设置一个脱硝集中控制室,也可采用四台炉设置一个脱硝集中控制室。条件具备时,可以将脱硝装置的控制纳入机组单元控制室。已建锅炉增设的脱硝装宜设备独立控制室。5.2.3热工检测及控制5.2.3.1脱硝装置应有完善的热工模拟量控制、顺序控制、联锁、掩护、报警功能。各项功能应尽可能在DCS系统中同一使成为事实。5.2.3.2掩护系统指令应具备无上优先级;事件记录功能应能进行掩护动作原因分析。5.2.3.3重要热工测量项目仪表应双重或三重化冗余设置。5.2.3.4脱硝岛可设必要的工业电视监督系统。5.2.3.5脱硝装置控制系统可根据全厂整体控制方案,与机组控制系统或全厂辅控系统统筹考虑。5.3建筑及布局5.3.1建筑5.3.1.1一般划定⑴脱硝岛建筑设计应根据出产流程、功能要求、自然条件、建筑质料和建筑技术等因素,结合工艺设计,合理组织平面布置和空间组合,注意建筑群体的效果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2)脱硝岛的建(构)筑物的防火设计应符合GB50229及国家其他有关防火标准和规范的要求。(3)脱硝岛的建筑物室内噪声控制设计标准应符合GBJ87的划定。(4)脱硝岛的建筑设计除执行本划定外,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现行有关设计标准的划定。5.3.1.2采光和自然通风⑴脱硝岛的建筑物宜优先考虑天然采光,建筑物室内天然采光照度应符合GB50033的要求。(2)一般建筑物宜采用自然通风,墙上和楼层上的通风孔应合理布置,避免气流短路和倒流,并应减少气流死角。5.3.1.3室表里装修⑴建筑物的室表里墙面应根据使用和外不雅需要进行适当处理,地面和楼面质料除工艺要求外,宜采用耐磨、易清洁的质料。(2)脱硝建筑物各厂房室内装修标准应按DL/T5029中同类性质的厂房装修标准执行。5.3.2布局5.3.2.1燃煤锅炉脱硝工程土建布局的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划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及行业标准的要求。5.3.2.2屋面、楼(地)面在出产使用、检查修理、施工安装时,由设备、管道、质料堆放、运输工具等重物引起的荷载,以及所有设备、管道支架作用于土建布局上的荷载,均应由工艺设计专业提供。其楼(屋)面活荷载的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应按表5-1的划定采用。表5-1建筑物楼(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项次类别标准值kN/m2组合值系数Ψc频遇值系数Ψf准永久值系数Ψq 1配电装置楼面6.0 0.9 0.8 0.8 2控制室楼面4.0 0.8 0.8 0.8 3电缆夹层4.0 0.7 0.7 0.7 4作为设备通道的混凝土楼梯3.6 0.7 0.5 0.5 5.3.2.3作用在布局上的设备荷载和管道荷载(包括设备及管道的自重,设备、管道及容器中的填充物重,应按活荷载考虑。其荷载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均取1.0。其荷载分项系数取1.3。5.3.2.4脱硝建、构筑物抗震布防类别按丙类考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布防烈度的要求。5.3.2.5计算地震作用时,建、构筑物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恒载标准值和各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各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应按表5-2采用。表5-2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时采用的组合值系数可变荷载的种类组合值系数一般设备荷载(如管道、设备支架等)1.0楼面活荷载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时0.7按实际环境考虑时1.0屋面活荷载0 5.4暖通及消防系统5.4.1一般划定5.4.1.1脱硝岛内应有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并应符合DL/T5035和GB50243及国家有关现行标准。5.4.1.2脱硝岛应有完整的消防给水系统,还应按消防对象的具体环境设置火警自动报警装置和专用把火搞灭装置。脱硝岛建(构)物及各工艺系统消防设计应符合GB50229及GBJ16等规范的要求。5.4.2采暖通风5.4.2.1脱硝岛区域建筑物的采暖应与其他建筑物相符。当厂区设有集中采暖系统时,采暖热源宜由厂区采暖系统提供。5.4.2.2脱硝岛区域建筑物的采暖应选用不易积尘的散热器供暖,当散热器布置上有坚苦时,可设置暖风机。5.4.2.3脱硝岛内控制室和电子设备间应设置空气调节装置。室内设计参数应根据设备要求确定。5.4.2.4在严寒地区,通风系统的进、排风口宜考虑防御寒冷措施。5.4.2.5通风系统的进风口宜设在清洁干燥处,电缆夹层不该作为通风系统的吸风地点。在沙暴较大地区,通风系统应考虑防沙暴措施。在粉尘较大地区,通风系统应考虑防尘措施。5.4.3消防系统5.4.3.1脱硝岛消防水源宜由厂内主消防管网供给。消防水系统的设置应覆盖所有室外、室内建构筑物和相关设备。5.4.3.2室内消防栓的布置,应保证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达到室内任何部位。脱硝岛建筑物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该超过50m。5.4.3.3室外消火栓应根据需要沿道路设置,并宜靠近道口,在建筑物外不该大于120m,室外消火栓的掩护半径不该大于150m,若厂内主消防系统在脱硝岛相近设有室外消火栓,可考虑利用其掩护范围,响应减少脱硝岛室外消火栓的数目。5.4.3.4在脱硝岛区域内,主要包括电子设备间、控制室、水喷雾系统、电缆夹层、电力设备相近等处按照GBJ140划定配置一定数目的移动式把火搞灭器。5.5烟气排放持续监测系统(CEMS)5.5.1设置目的5.5.1.1实时监督、调整脱硝运行参数,确保脱硝装置正常运行。5.5.1.2向当地环保部门提供燃煤锅炉烟气污染物排放数据。5.5.2设置位置及数目5.5.2.1用于为烟气脱硝装置使成为事实闭环控制和性能考核提供数据的CEMS,其检测点分别设在烟气脱硝装置进口和出口。其中出进口检测项目至少应包括烟尘、NOx、O2,并与烟气脱硝装置的控制系统联网。5.5.2.2用于环保部门监测锅炉烟气污染物排放指标的CEMS,其监测点应设置在烟囱上或烟囱入口。检测项目应至少包括烟尘、NOx、温度、O2、流量。5.5.2.3当烟气脱硝装置出口的CEMS与环保监测的CEMS合并使用时,应起首取患上当地环保部门的同意,在确保满足环保部门要求的前提下,还应满足脱硝装置在各种运行条件下提供的数据能符合烟气脱硝装置控制系统的要求。5.5.2.4用于环保监测的CEMS应符合HJ/T75和HJ/T76的要求。其监测探头应安装在烟气脱硝装置净烟气烟道和旁路烟道的汇流点的下游,并预留环保部门实行远程监测的接口。6质料6.1一般划定6.1.1质料的选择应满足脱硝装置特定工艺要求,选择具备较长使用寿命的质料。6.1.2通用质料应在燃煤锅炉常用的质料中选取。6.1.3对接触腐蚀性媒质的部位,应择优选取响应质料。6.2金属质料6.2.1金属质料宜以碳钢质料为主。对金属质料表面可能接触腐蚀性媒质的区域,应根据脱硝工艺不同部位的实际环境,衬抗腐蚀性和磨损性强的非金属质料。6.2.2当以金属质料作为承压部件,衬非金属质料作为防腐部件时,应充分考虑非金属质料与金属质料之间的粘结强度。同时,承压部件的自身设计应确保非金属质料能够长期稳定地附着在承压部件上。6.3非金属质料非金属质料主要可选用玻璃鳞片树脂、玻璃钢、塑料、橡胶、瓷陶类产品用于防腐蚀和磨损。7环境掩护与安全7.1一般划定7.1.1在脱硝装置建设、运行过程当中产生烟气、废水、噪声及其它污染物的防治与排放,应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环境掩护法规和标准的有关划定。7.1.2脱硝岛在设计、建设和运行过程当中,应高度重视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采取各种防治措施,掩护人身的安全和健康。7.1.3脱硝岛的安全管照理应该符合GB12801中的有关划定。7.1.4脱硝岛可行性研究阶段应有环境掩护、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的论证内容。在开端设计阶段,应提出深度符合要求的环境掩护、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专篇。7.1.5建设单位在脱硝岛建成运行的同时,安全和卫生举措措施应同时建成运行,并制订响应的操作规程。7.2环境掩护7.2.1脱硝装置的设计、建设,应以GB13223为依据,经过脱硝装置处理后的烟气排放应符合该标准要求。7.2.2脱硝废水经处理后的排放应达到GB8978和建厂所在地的地方排放标准的响应要求。7.2.3脱硝岛的设计、建设,应采取有效的隔声、消声、绿化等降低噪声的措施,噪声和振动控制的设计应符合GBJ87和GB50040的划定,各厂界噪声应达到GB12348的要求。7.3劳动安全7.3.1脱硝岛的建设应遵守DL 5009.1和DL5053及其他有关划定。7.3.2脱硝岛的防火、防爆设计应符合GBJ16、GB50222和GB50229等有关规范的划定。7.3.3建立并严格执行时常性的和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7.3.4脱硝岛室内防泄漏、防噪声与振动、防电磁辐射、防暑与防御寒冷等要求应符合GBZ 1的划定。8.3.5在易发生液氨或氨气泄漏的的区域设置必要的检测设备和水喷雾系统。8.3.6应尽可能采用噪声低的设备,对噪声较高的设备,应采取减震消声措施,尽量将噪声源和操作人员隔开。工艺允许远距离控制的,可设置隔声操作(控制)室。8消防安全8.1氨区宜布置在地势较低的地带,与其他建筑物防火间距按表8-1计算。表8-1氨区与其他建筑物防火间距名称罐区总储量(t)防火间距(m)耐火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乙类液体(储氨罐)1-50 12 15 20 51-200 15 20 25 201-1000 20 25 30 1001-5000 25 30 40(《中华群众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8.2在地上、半地下储罐或储罐组,应设置非燃烧、耐腐蚀的质料防火堤。8.3脱硝岛的总平设计应符合GBJ16、GB50222和GB50229等防火、防爆有关规范的划定。8.4氨区须安装响应的气组织液体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防雷防静电装置,响应的消防举措措施等,储罐安全附件、急救举措措施设备和泄漏应急处理设备。8.5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五十条,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创立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9工程施工与验收9.1工程施工9.1.1脱硝工程设计、施工单位应具备国家响应的工程设计、施工资质。9.1.2脱硝工程的施工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施工程序及管理文件的要求。9.1.3脱硝工程应按设计文件进行建设,对工程的变更应取患上设计单位的设计变更文件后再进行施工。9.1.4脱硝工程施工中使用的设备、质料、器件等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并应取患上供货商的产品合格证后方可以使用。9.1.5施工单位除遵守相关的施工技术规范以外,还应遵守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劳动安全及卫生、消防等国家强制性标准。9.2工程验收9.2.1竣工验收9.2.1.1脱硝工程验收应按《建设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办法》、响应专业现行验收规范和本规范的有关划定进行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前,严禁投入出产性使用。9.2.1.2脱硝工程验收应依据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批准的设计文件和设计变更文件、工程合同、设备供货合同和合同附件、设备技术说明书和技术文件、专项设备施工验收规范及其它文件。9.2.1.3脱硝工程中选用外洋引进的设备、质料、器件应按供货商提供的技术规范、合同划定及商检文件执行,并应符合我国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有关要求。9.2.1.4工程安装、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调试前的开始工作验收,开始工作验收合格和对在线仪表进行校验后方可进行分项调试和整体调试。9.2.1.5经由过程脱硝装置整体调试,各系统运转正常,技术指标达到设计和合同要求后,应进行开始工作试运行。9.2.1.6对整体开始工作试运行中出现的疑难题目应及时消除。在整体开始工作试运行持续试运168钟头,技术指标达到设计和合同要求后,建设单位向有报批权的环境掩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出产试运行声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出产试运行。9.2.2环境掩护性能验收9.2.2.1脱硝装置竣工环境掩护验收按《建设项目竣工环境掩护验收管理办法》的划定进行。一般应在自出产试运行之日起的3个月内,向有报批权的环境掩护行政主管部门声请该脱硝装置的竣工环境掩护验收。对出产试运行3个月仍不具备环境掩护验收条件的,可声请延期验收,但出产试运行刻日最长不超过一年。9.2.2.2脱硝装置竣工环境掩护验收除应满足《建设项目竣工环境掩护验收管理办法》划定的条件外,在出产试运行期间还应对脱硝装置进行性能试验,性能试验陈诉应作为环境掩护验收的重要内容。9.2.2.3脱硝装置性能试验包括:功能试验、技术性能试验、设备试验和质料试验。其中,技术性能试验至少应包括以下项目:⑴脱硝效率;(2)脱硝反应器出口烟气残氨量(3)烟气系统压力降;(4)烟气系统温降;(5)电能耗损;(6)反应剂活性与纯净度;(7)SO2至SO3的转化率9.2.2.4脱硝装置竣工环境掩护验收的主要技术依据包括:⑴项目环境影响陈诉书报批文件;(2)各类污染物环境监测陈诉;(3)批准的设计文件和设计变更文件;(4)脱硝性能试验陈诉;(5)试运行期间烟气持续监测陈诉;(6)完整的开始工作试运(验)、试运行记录等。9.2.2.5经竣工环境掩护验收合格后,脱硝装置方可正式投入使用运行。10运行与维护10.1一般划定10.1.1脱硝装置的运行、维护及安全管理除应执行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划定。10.1.2未经当地环境掩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患上停止运行脱硝装置。因为紧急事故造成脱硝装置停止运行时,应立即陈诉当地环境掩护行政主管部门。10.1.3脱硝装置的运行应达到以下技术指标:装置的可用率大于95%,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10.1.4脱硝装置运行应在满足设计工况的条件下进行,并根据工艺要求,定期对各类设备、电气、自控仪表及建(构)筑物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装置稳定可靠地运行。10.1.5脱硝装置不患上在超过设计负荷120%的条件下长期运行。10.1.6脱硝装置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各项污染物排放应满足相关划定和工程设计要求。10.1.7厂内应建立建全与脱硝装置运行维护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以及运行、操作和维护规程;建立脱硝装置、主要设备运行述况的台帐制度。10.2人员与运行管理10.2.1根据厂内管理模式特点,对脱硝装置的运行管理既可成为独立的脱硝厂房也可纳入锅炉或除灰厂房的管理范畴。10.2.2脱硝装置的运行人员宜独自配置。当厂内需要整体管理时,也可以与机组合并配置运行人员。但厂内至少应设置1名专职的脱硝技术管理人员。10.2.3厂内应对脱硝装置的管理和运行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管理和运行人员系统掌握脱硝设备及其它从属举措措施正常运行的具体操作和应急环境的处理措施。运行操作人员,上岗前还应进行以下内容的专业培训:⑴开始工作前的检查和开始工作要求的条件;(2)处置设备的正常运行,包括设备的开始工作和封闭;(3)控制、报警和指示系统的运行和检查,以及必要时的纠正操作;(4)最佳的运行温度、压力、脱硝效率的控制和调节,以及保持设备杰出运行的条件;(5)设备运行妨碍的发现、检查和解除;(6)事故或紧急状态下人工操作和事故处理;(7)设备一样平常和定期维护;⑻设备运行及维护记录,以及其他事件的记录和陈诉。10.2.4厂内应建立脱硝系统运行述况、举措措施维护和出产活动等的记录制度,主要记录内容包括:⑴系统开始工作、停止时间;(2)还原剂进厂质量分析数据,进厂数目,进厂时间;(3)系统运行工艺控制参数记录,至少应包括:氨区各设备的压力、温度、氨的泄漏值,SCR反应器出、入口烟气温度、烟气流量、烟气压力、湿润程度、NOx和氧气液体浓度,差压、出口NH3液体浓度等;(4)主要设备的运行和维修环境的记录,包括对批准设置旁路烟道的,旁路档板门的开启与封闭时间的记录;(5)烟气持续监测数据、污水排放、脱硝附产物处置环境的记录;(6)出产事故及处置环境的记录;(7)定期检测、评价及评估环境的记录等。10.2.5运行人员应按照厂内划定对峙做好交代班制度和到各处观察制度,特别是对液氨卸车存储,液氨蒸发过程的监督与共同,防止和纠正装卸过程当中产生泄漏对环境造成的污染。10.3维护保养10.3.1脱硝装置的维护保养应纳入全厂的维护保养计划中。10.3.2厂内应根据脱硝装置技术负责方提供的系统、设备等资料制定详细的维护保养划定。10.3.3维修人员应根据维护保养划定定期检查、更换或维修必要的部件。10.3.4维修人员应做好维护保养记录。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